五、扣棚后的管理技术 1、人工破眠
保护地栽培樱桃在晚秋要尽可能地创造适合樱桃休眠的低温,一般在平均气温低于10℃时扣棚,白天温度高时盖草帘遮荫降温,夜间外面温度低时,拉起草帘并打开前底角和所有通风口、让冷空气进来进行降温。创造低于7.2℃的环境,并延长其维持时间,尽快达到红灯樱桃的霜冷量。 2、肥水管理
秋季没有施有机肥的或是树体比较弱的可结合施1次肥,平整树盘后灌1次透水。增加土壤和空气中的湿度,有利于萌芽。待地面稍干后,地膜覆盖地面,提高地温,使根系与地上部分生长协调一致。覆膜时,有条件的可在膜下铺设滴灌管,生长季里采用膜下灌溉;果实发育期间,肥水需要量较大,应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在基肥充足的前提下,从幼果期开始,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0.3%的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共喷2~3次。如底肥不是很充足,可在落花后施磷酸二铵复合肥,每株1.5~2kg。 3、温度调控
在升温的第一、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0℃以上,第二、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5℃左右萌芽到开花期,白天温度18~20℃,夜温6℃~7℃;花期的适宜温度范围是白天18℃~20℃,夜温是7℃~10℃。在果实发育前期,从落花后到幼果膨大,白天温度从18℃~19℃逐步升到20℃~22℃,最高不能超过25℃。夜温控制在7℃~8℃,最高不能超过10℃。到果实着色至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保证昼夜温差在10℃以上,以利于果实着色和成熟。 4、湿度调控
从开始升温到萌芽前的一段时间为催芽期,这一时期适当的高温高湿有利于芽的萌发,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在开花期间,温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50%左右,所以,在开花期不宜灌水和喷药。湿度过大时要通风降湿;果实发育前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后期控制在50%左右。 5、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花期授粉与疏花疏果,其次是促进着色与成熟。 (1)花期授粉
一般在开花前2~3天开始,每667平方米保护地内放1箱蜜蜂。通风口处要用纱布封上,以防蜜蜂跑失。并且从初花到盛花要点授5次左右。每次点授都要逐株逐枝地进行,以保证不同时期的花都能及时授粉。花期还要及时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都有助于提高坐果率。 (2)疏花疏果
喷施0.3%~0.5%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为增加保护地樱桃的单果重和提高果实的整齐度,可在萌芽前疏花芽,一般一个有7~8个花芽的花束状短果枝,可疏掉3个左右的瘦小花芽,保留饱满芽4~5个。花芽萌发后至开花时再疏蕾或疏花。生理落果后再进行疏除小果、畸形果。 (3)二氧化碳气肥应用
一般在11月份在树行下,从树干两边分别起土至树冠外缘下方。靠近树干起上,深度10cm,越往外越深,到树冠外缘下方深度为20cm。将所起土分放在四周,形成埂畦式造型。然后在畦内铺放秸秆,厚度30~40cm,秸秆在畦四周应露出来10cm的茬头,填完秸秆后,再将处理好的菌种,按每棵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面。撒完菌种用锨拍振一遍,进行回填覆土,厚度8~10cm。待大棚盖膜提温前10天左右,浇一次大水湿透秸秆,晾晒3天后,盖地膜,打孔,在膜上用12#钢筋按行距40cm,孔距20cm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为准。大棚果树内置反应堆一般每亩需秸秆3000~5000kg,菌种8~10kg,疫苗4~5kg。 6、病虫防治 发芽前喷布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视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六、采后管理技术 1、肥水管理
果实采后抓紧这一时期进行追肥,尽快恢复树势,为花芽的形成做好准备。一般追施1次速效性肥料,如每株施磷酸二铵1kg,5月份至6月上旬喷施1~2次0.3%的尿素等,均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待到8月中下旬施1次有机肥,以增加树体贮存营养,为翌年丰产稳产打下基础,可以株施腐熟的鸡粪10~20kg,另加氮磷钾复合肥0.5kg左右,施肥后要灌1次水。 2、整枝修剪
保护地栽培樱桃在果实采收后要进行1次修剪。树冠的控制、树体结构的调整、骨干和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都要在这次完成。一是对骨干枝应放出去、缩回来的办法。维持树冠的大小和高矮,防止树冠间的交叉和树冠顶部距棚膜过近。维持骨干枝中庸树势。二是对开始衰弱的结果枝组进行回缩更新复壮,回缩到壮枝壮芽处。三是对部分外围新梢进行短截,注意剪口芽应选在叶芽上,避免后部花芽的萌发。四是对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进行回缩或者疏除处理,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3、病虫防治
樱桃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病菌在落叶或枝梢上越冬。5~6月份开始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针头大小的紫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相互融合,形成圆形褐色斑点,最后病斑干缩脱落,形成穿孔。防治方法:(1)在休眠期剪除病梢,清扫落叶。(2)萌芽前全树喷石硫合剂。(3)展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0.5 kg,消石灰2kg,水120升)防治,也可喷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等防治。 流胶病为樱桃树上最常见病害之一。自萌芽开始,在枝干伤口处和枝权栓皮死组织处溢泌树胶。流胶后,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烂,并腐生其他杂菌,导致树势日衰,严重时枝干枯死。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防止旱、涝、冻害;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性;树干涂白,预防日灼;增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蛀干害虫的防治;修剪时减少伤口,避免机械损伤;对已发病的枝干应及时、彻底刮治,伤口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制成保护剂涂抹。